足迹
回到民国当导演有车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七章别放电影了放广告 (第1页)

金雀因为票实在卖太好,还得留在沪上演几个月。

春雷剧社剩下的学生倒是趁这段时间,把戏都教给了沪上的同学,可以随纪霜雨一起回京了。这两部戏,都以不同的形式在沪上连演了半年多,将票房记录给刷新。

而维克多先生,也乘上了回国的船,互留了通讯地址,商定日后寄书给他们。

一场离别无可避免,大家在沪上观众的欢送中离开,观众尤其舍不得纪霜雨。

此时却是还无人知道,纪霜雨并非就这么离开,他还留下一样新作――寒星钢笔的广告短片。

在纪霜雨坐上从沪上到京城的火车时,广告的拷贝也正从昆仑书局沪上分局影戏部送到各个影院。

若是寻常影片,必要先送影戏检查会审查,取得准演执照,而后,先分到放华夏影片的头轮影院――现在也不是每家头轮影院都会放本土影片的,有相当一部分头轮影院,只会放外国影片,除非是制作精良的国产大片。

然后呢,在头轮影院放完,再轮到二轮影院,三轮影院,花上数个月,才与沪上所有影戏观众见面。

但是,这是个广告呀。

加上昆仑书局的影戏部虽然是刚成立,但是单位作为华夏三大出版机构之一,影院、制片方做广告也多要与报界合作,关系十分融洽。

也因为是短短的广告,纵然胶片贵,也可多拷贝几份。

因此,短短三天,这支广告就被商定好,在沪上座位较多的十数家影院播放。

这些影院都暗想,昆仑书局还真是算舍得了。一般最肯花广告费的,是医药产品,最多的,沪上一地便高达十万推广费。

但昆仑书局推的是钢笔,没有那么大市场的,识字的人才多少,会用钢笔的又才多少。如此拷贝多份,多处投放银幕广告,同类对比,确实是很舍得了

去往京城的火车仍在夜色中飞驰。

华灯初上的沪上,人们已踏入各色娱乐场所。

华盛影业公司的导演王和笙站在影戏院门外,仰头望着一张张海报。华盛算是沪上的大制片公司了,从眼前这家影戏院也是他们名下的,就知道了,非大公司没有这样的能力。

王和笙原来是排新剧的戏剧家,后来被邀请来华盛做导演。说是导演,实则编、摄、导、剪各个环节基本都要涉猎,产出过不少优秀作品,在华夏影戏界,算是很有些名气了。

――到底多有名气,近来沪上影戏界几家华资大制片公司想牵头筹办影戏学校,头一批找的几个人里,就有王和笙。

但王和笙只答应了届时会去讲课,不任他们强烈要求的副校长、系主任之类头衔。他平素忙着艺术创作,担任行政职务可是很多事要操心的。

而作为一个导演,王和笙来看电影,也就不是单纯地看电影,更是考察市场。

鸳鸯戏梦的海报撞入眼里,这部影片一看就是风花雪月类型,海报也是女主演娇美的容颜,这种类型的确能吸引相当的观众群体。

各个影院其实也有自己的定位,根据定位来选片,王和笙他们公司的影戏院因为坐落在高校附近,就喜欢选一些爱情片、国外侦探片,符合年轻人口味。

王和笙喜欢看美人,美人能激他的灵感,盯着海报看了一会儿后,他毫不犹豫地走向了票房,刷脸拿了一张票,进去观看。

影院内,亮堂堂的人,卖小食品的伙计走来走去,找座位的人走来走去,后排的人喊前排的人摘帽子,还有人大声念说明书上的剧情介绍,屏幕上正播放着措辞夸张,仿佛吃下后百病全消的医药广告

王和笙开始闭目养神,思考自己下部影片,唉到底该如何,向老板争取到更新设备呢,想他们的设备,远不如国外感光好,别人拍摄的美人栩栩如生,他倒是找到美人,可呈现在屏幕上,却生生多了瑕疵。

不知不觉,想了一会儿,王和笙忽然觉得有些奇怪,影院内怎么安静下来了而且,还听到了京胡声,是影片开始了吗

以往,就算影片开映,也不会立刻安静的。

王和笙疑惑地睁开眼睛,一入眼便是屏幕上一名美貌的戏装女子,他第一眼,便想大呼一声真美人也这不是近来红遍沪上的那位梨园名旦金雀么

紧接着,王和笙就要为这布光赞叹了。

这片子必是用最接近西洋的新设备拍摄,而且拍摄者精于布光,不像一些国产影片,人物都成平面了。金雀在镜头下,那脸虽然会因为大屏幕而拉宽一些,可是在妆、灯光造型之下,只显得大气清丽,光影简直就是一绝。

时人都说王和笙擅长拍美人戏,但他看到这一幕,只有呆。

紧接着画面的跳切,出人意外的无技巧转场,直接让王和笙坐直了,嘴巴越张越大。

这,这是谁拍摄的

华人主演,应该是国产,但是所用到的技术,王和笙都看傻了。

他从未看过有人能将剪辑完成得如此有冲击感,而且完全打破了传统思维抽取重要段落剪切这简直就是一个颠覆

在国外,剪辑艺术已经开始展,而在国内,剪辑是什么就是一张桌子,一个放大镜,一把剪刀。知道一秒的胶片是多长了吗好了,可以开始剪了。

很多就硬剪,硬转场。

别说在现在了,就是几十年以后,华夏都大有不重视剪辑的现象。

在很多人眼里,剪辑就是把没拍好的部分剪掉,将镜头拼接起来。

但是在这短短十几秒里,王和笙就看到了用剪辑重构的时空故事,看到了镜头切换构成的节奏感与冲击力,简直目不暇接

甚至,在有声影片、无声影片孰优孰劣仍存在争吵的时刻,在这里,王和笙体会到了声音蒙太奇的魅力。

王和笙也许你们普通人看到这种镜头,会被画面冲击到。其实在我们专业人士眼里这种冲击更大啊啊啊

这是彻头彻尾的炫技,所有人完全能够体会到纪霜雨拍摄短片的初心――向书妄言这样的外行观看者证明,没有人比我更懂技术。

太美了

光影,声乐,画面的流淌,场景的奇妙转换,流畅的节奏所有这些新奇的感受,衬托出两位一古一今的女演员,烘托出那支钢笔的特殊之处。

直到最后一行字幕打出来,才有人慢半拍感慨,一如所有第一次见到它的人“我的天,这是广告”

广告。

我们华夏什么时候这么奢侈了,动用这样的设备、技术、演员,拍摄一支银幕广告。不太懂的人总觉得,这个花费应该很高吧毕竟,比那些西洋投资十几万的巨片看起来还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