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关键先生英文怎么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 刀子嘴豆花心(第1页)

安琦和成思寒、安静他们还在场馆忙碌着,听栗娜说老曹只提了一个条件就是要保密,他说开商那边几乎不会有人来巡查,只要我们保持低调偷偷训练,他就睁一眼闭一眼,睁开那只眼还能帮我们放哨,当然还有那只爱喝可乐的he11okitty。

在赶去老妈家的路上,关晓羽和栗娜几乎快把我捧上了天。

关晓羽说“甄熙哥,你怎么把看门的老大爷调查得那么透彻,感觉他在你手里根本没有抵抗的能力。”

我坐在出租车副驾笑了笑,说“为了战队能有个没人打扰的大本营呗。”

关晓羽追问“你怎么知道那个地方的?”

“我。。。”

,我一时回答不上来,坐在后排的栗娜拽了一下关晓羽,说“甄熙哥连教练都当的那么好,找个训练馆还不简单呐。”

栗娜一方面在替我解围,另一方面则是提醒关晓羽不要打草惊蛇,她的调查工作也在顺利进行中。

“我是从原来体校的一位老教练那得知的,他曾经在这座场馆打过球。”

我的回答明显漏洞百出且经不起推敲。

栗娜说“我们终于有自己的训练场地啦,太棒了。”

关晓羽说“是啊,听说魏大勋花重金租了一间专业的篮球训练馆,未见得比我们这好呢。”

“那当然,我们这靠近海边空气好,还没人打扰,像世外桃源一样。”

“封闭训练就得在这种地方,让魏大勋他们嘚瑟去吧。”

我从后视镜里望着关晓羽和栗娜开心地说着,心早已飞到了母亲的身边。

出租车停在一片老旧的居民楼前,这就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我的母亲张凤霞是黑龙江人,父亲是北京人,他们都曾是北大荒插队的知青,在那片广袤肥沃的黑土地上相识相知相恋,后来父亲由于体弱多病就提前回了城,被分配到当时还是个小县城的鹏城工作,母亲不久后也来到鹏城与父亲团聚,没多久就生下了我,在我五岁那年父亲因病离开了我们,儿时的记忆里是母亲一个人撑起整个家,后来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张凤霞觉得实在忙不过来就带着我回到东北娘家,因此我的小学生涯是在东北度过的,从此种下了东北人骨子里特有的幽默感和乡音,就算后来回到鹏城,我的语言类型始终在东北话和广东普通话之间徘徊,什么粤语、闽南话、港普和台湾腔根本无法撼动早已根深蒂固的“母语”

,但“扑街”

、“丢你老谋加海”

、“顶你个肺”

这些脏话倒是运用自如,小学毕业后因我的身体素质越了同龄人,再加上不爱学习喜欢打架,张凤霞就将我带回了鹏城,初二那年把我送到市业余体校学习篮球。

所以我的基因里既有东北人的豪爽幽默,又有北京爷们的局气敞亮,又受到粤闵地区精明睿智的影响,简直就是一个贯通南北、纵横东西的“大个混血”

,此刻我低头看着年轻的躯体,回忆的却是有关基因和血脉的往事简直在开宇宙玩笑,仰头望向蓝天感叹,老天呐,你将“混血”

两个字进行了新的诠释。

关晓羽和栗娜从一家菜市场里走出来,手里提着几斤牛腱子肉,晓羽说每次来奶奶家都会买些,因为奶奶做的酱牛肉是全鹏城最好吃的没有之一,我望着生牛肉仿佛闻到了那熟悉的味道,都说人童年的记忆绝大部分是通过味觉存留的,在东北上小学期间,母亲张凤霞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小餐馆做大厨,那个年代女人当主厨实属罕见,我妈所倚仗的就是祖传的张氏酱牛肉这独门绝技,她每天清晨四点准时起床去屠宰场买最新鲜的牛肉,然后用前一天煮肉的老汤添加秘制佐料和水开始烹制,单这一道菜就生生把附近几家饭馆的生意全顶黄了,险些生抢秘方、夺大厨的几方混战,最后把我妈逼急了举着菜刀追出去老远,将几个彪形大汉吓得抱头鼠窜再不敢闹事。

如果说成思寒是被红烧猪蹄喂大的,那我就是从小吃着酱牛肉茁壮成长的,张凤霞女士很有头脑,每天炖好一大锅牛肉后,偷偷从每块牛肉上撕下一小块放进饭盒里,外人毫无察觉,就像宋丹丹在小品里说的“绝不会可一只羊薅羊毛”

,这盒新鲜的酱牛肉每天中午会准时出现在我的小学课桌上,一来二去我天天带的中饭都是大鱼大肉的消息在校园传开,后来一到晌午去锅炉房取各班热的中饭时必须多派两个高个同学护送,否则准有人在半路劫镖。我觉得母亲的做法没什么不对,在那样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用一己之力支撑起整个饭馆的生意,还客串着保安的职责,给儿子吃几块酱牛肉还不是天经地义,我也决没辜负张凤霞和酱牛肉的培养,小学六年级时就已经育得比班主任高半头了。

关晓羽和栗娜走在前面,我妈家住二楼,来到门口不禁停下了脚步,关晓羽回头问“怎么了,甄熙哥?”

“我这么仓促地来奶奶家合适吗,要不,还是别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