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24章(第4页)
童晚摆手,一脸无措“没有,没有,您怎么谢我呢”
贺宴将沏好的茶放在老爷子身边,又给两个姑娘一人冲了一杯奶粉,让她们垫垫肚子,方才他问了老书记,老爷子是吃过饭来的。
他在小对象身边坐下,笑着接话“是啊,老爷子这话说的,晚晚来到这边多受您照顾,您这话说的也太客气了。”
老书记啜了一口茶,闻言笑着点了点贺宴“你小子,少给我阴阳怪气的,这是记恨李大他们吧,不过的确是我的疏忽,叫童知青受委屈了,你是个好孩子,在咱们村受了委屈,却还在报纸上写绣河村的好,老头子也是无颜呐”
这事跟老爷子有什么关系呢书记又不是李大爹妈,她自然不能理所当然的接受道歉“这事儿不怪您,李大现在也得了应有的报应,倒是那文章,我也是有私心的。”
老书记虽然一心为民,却是个老狐狸,刚才那话,是诚心,却也带了些试探。
只是没想到童知青这孩子这么老实,配小贺这个心眼多成筛子的,屈就了啊
老书记有些嫌弃的看了眼贺宴,又将视线放到童晚身上,这次的笑容中带着对自己人的亲近“你那文章很不错,老头子识字不多,也觉得你写的是真好,这些年知青跟村民们生了很多不好的事,你这文章却是写的知青村民一家乐,算是独一份,上头很是重视,我听镇里的领导说,这两天,县里应该会嘉奖你,去的时候,叫小贺陪你,他是个心黑的,肯定能多争取些好处”
这话委实真诚,老爷子惯来人敬他一尺,他敬人一丈。
童知青的文章中,虽然主题是写知青与农民们的和谐相处,但是绣河村这三个字,可是实实在在上了省报的。
所以哪怕心知肚明小姑娘表文章,定然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也不能占了便宜不认,毕竟他们绣河村在省领导那边漏了脸,这可是天大的好处。
思及此,老书记心中也不是没有复杂,曾经他是不怎么瞧得上这些个知青的。
娇气,天真,不知天高地厚,种地的本事还不如村里十来岁的娃娃。
然而,童知青这么一份文章,却叫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读书。
识字。
太重要了。
他们老农民世代种地,别说被省里记得,就是镇上又有谁真的瞧得起过。
可是今天,他开会的时候,被镇上最大的领导夸奖,被旁村的书记羡慕,这是从前不曾得到过的待遇。
而这一切,都是眼前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知青带来的,他感恩,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孩子们读书的重要性。
男朋友被老爷子说心黑,童晚好笑之余,却又觉得这话说的很对,某些人可不是一肚子心眼嘛。
不过“老书记,镇上有没有说,县里具体什么时候叫我去”
老爷子又喝了口茶“应该快了,到时候我也去,刚好我们村要办一所小学,得找领导们谈一谈。”
乘机要些资源。
“村里要办小学了吗”
这是好事啊,童晚之前完全没有听说。
老书记解释“这事去年就提出来了,一直在申请,最近才批下来,前头没批下来我就一直瞒着,省的到时候为了那几个教师名额,闹出幺蛾9sj子,等学校建成了,想争取岗位的,统一考试,谁行谁上。”
老爷子的顾虑,童晚表示理解,虽说这年头很多地方,都在打击臭老九,但是在乡镇里,小学初中这些老师,还是受到重视的。
而且相较于农活,这实在是一个轻松的活计,若是早得了风声,说不得要抢成什么样子呢。
老爷子提前将这消息告诉自己,是个实在人情,就算她可能用不着,也可以让慧慧提前准备
等老爷子离开后,童晚看着给自己留下的省报,怎么也抑制不住欢喜的心情。
所有的事情,视乎都在往好的方向走着,她甚至想,哪怕到最后,县里没给自己安排工作,她也可以竞争学校老师的岗位。
“这么高兴”
贺宴问。
当然高兴,童晚珍惜的将报纸叠好,笑着回“当然,特别高兴,不管怎么说,我表了这篇文章,对以后的生活还是有帮助的,起码在绣河村里是这样的。”
这时候表文章可是很光荣的一件事。
贺宴眼神暗了暗,听出小姑娘话中的深意,这是短期内没有离开绣河村的意思,也是没有结婚的意思。
他虽然有些失望,却也愿意等待,于是他笑着掐了掐小姑娘的脸颊“陪米米坐一会儿,我去做中饭。”
童晚起身“我一起。”
贺宴拒绝“不用,马上就好了。”
“那我去盛饭。”
“不用,你休息一会儿”
章禾见姐姐姐夫黏黏糊糊的,实实在在翻了个大白眼“你们真是的,我还是小孩子呢,你俩都去忙吧,我回去画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