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小货郎的现代发家致富史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章 第 84 章(第4页)

于是,整个村子就出现这样的场景,那就是纪彬这个大老板去各家牲口棚搜集东西,还是同村有年轻人机灵,不让纪彬动手,他们代劳就行

不过还好的纪东家不去赚钱,收集这些东西干什么啊还是说这些东西可以财

不得不说,大家也确实猜对了,还真的能赚钱反正纪彬是按照市价给了他们。谁能想到牲口棚里这些东西还能卖钱啊

好在纪滦村够热闹,这件小事很快就遮掩过去,纪彬就怕指挥使找上门啊要说知县还只是管管政务,可当地指挥使管军务,手里是有兵的。

指挥使要是抓人,知县都没办法,只能抗议。

当然这也是开玩笑,毕竟纪彬这么收集,也就弄到三十多斤,还是差点把人家墙皮挂掉的成果。在陈乙柴力的帮助下,纪彬还是用水过滤这些弄过来的墙霜,过滤祛除杂质,在晒干只留下粉末,差不多等于清洗了一遍。

引娘看着原本也想动手,纪彬让她站一边,不要弄脏手,这东西确实脏兮兮的。连狼大狼二都很嫌弃的踮起脚走。纪彬气得没给它们俩鸡腿吃。

也不知道狼大狼二是不是以为纪彬家没钱给它们吃鸡腿,竟然跑到山上咬死几只野鸡过来,可怜兮兮地让引娘给它们煮着吃。

怎么会有这样的狼患子啊不对,现在已经成年帅气狼了。甚至是远近闻名的狼。

隔壁县打虎队都想借这两头通人性的狼,让它们帮忙寻老虎的踪迹,被纪彬引娘断然拒绝。它们去找老虎那不是送菜吗。

也是欺负狼大狼二听不懂,否则肯定要抗议了。

在家里棉花全都种上,开始正式种麦子的时候,纪彬终于把墙霜洗干净,剩下的应该就是硝石,也就算硝酸钾的晶体。

柴力陈乙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纪彬说什么就做什么,显然很听话。至于柴力没事的时候还给春安城的燕芷游写信,看样子两人相处得很甜蜜。

最后称重,加上之前的几斤硝石,正好得了三十二斤的原材料。

可纪彬实在拿不准比例是多少,只好一点点地实验。这就是个漫长的过程了。

要不是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引娘都能操持,估计他都分不出功夫慢慢实验。

至于实验地点也是有讲究的,纪彬租了村里最深,最凉爽的地窖,这凉气逼人的地窖里制冰,总比在热风吹着的家里制冰要好吧

就在五月初,纪彬刚开始动做试验,一个许久未见的老友忽然找上门。

酒坊老陈跟饰作坊老梁找上门的时候,纪彬刚从地窖出来,第四次试验再次失败,好在失败过后的硝石水晒晒还能用,这大概就是值得欣慰的地方

不过看到老陈老梁过来,还是让纪彬有些奇怪。

他们之间一直有信件联络,之前也没听说他们有什么事啊。而且看老陈跟老梁愁眉苦脸,就知道肯定生不愉快。

老陈刚坐下,喝口凉茶,这才叹气道∶"

纪彬你知道春安城的谭刺史被调走了吗。&#o39;&#o39;

纪彬自然知道,他知晓的内情比春安城的人知道的还多,可这会只是点点头,并未说其他的。有些话不能乱说,而且老陈知道了,也不见得是好事。……

纪彬自然知道,他知晓的内情比春安城的人知道的还多,可这会只是点点头,并未说其他的。有些话不能乱说,而且老陈知道了,也不见得是好事。

老陈叹口气∶"

这次谭刺史去京城述职,城里百姓都以为他还会回来,谁知道前段时间举家搬回汴京,走的时候也低调。百姓们送都没来得及送,只有几个商会老板带头写了万民信送给谭刺史家的公子,让他带给刺史大人。"

这件事纪彬也知道,酒商会,彩帛商会,还邀请了他一起参与。

其中就是签下自家的名字,一起交给谭承乐,再让谭承乐给谭刺史,以示百姓们对前刺史的感谢。

不是每个离任的官员都有这样的待遇,谭刺史这种为民的好官,才会被百姓们敬仰。

老陈又道∶"

但大家也为谭刺史高兴,毕竟是去汴京做官,肯定是高升了。"

这话再一说,纪彬柴力都沉默了,就连引娘也忍不住扶额,给皇上修屏风,其实也不算高升,只是普通百姓们察觉不到其中区别罢了。

但这都是小事,老陈要讲的是下面的事。

原来谭刺史一家走了之后,刺史正好走马上任。刺史叫韦宏,也就是谢老口中贪婪成性的官员。

这人是禹王妃娘家的旁支,惯会敛财,还胆小怕事,但来春安城的第一件事,却不是敛财,而是打压跟前刺史关系好的人。

大家就不明白了,你要是打压前刺史留下来的官员们,那还行,还算有个理由。可你打压一些不相干的人做什么。

其中第一批就有给前刺史供应酒水的老陈。是的,老陈。

还有什么供应蔬果的人家,供应鱼虾的门户,更有喜爱的酒楼饭馆。

全都被刺史找了圈毛病,摆明了说你们不要再说谭清有多好,再说就还会有麻烦。

纪彬目瞪口呆,这也太荒谬了吧。

老陈道∶"

现在他还在找给前刺史写过万民信的人,好在写过的人太多,他没办法找事。有人说他欺软怕硬,既想树威信,又不敢拿重要官员们下手,只好对我们如此了。"

因为老陈的黄米酒在前刺史面前很得好,他自然也被牵连。

原本谭刺史走了之后,老陈就知道供应给刺史府的酒算是断了,但也没什么关系,毕竟他家靠着在刺史府的关系,如今在春安城的酒坊里,也算有名有姓,再加上酸果酒的收益,他真的不缺刺史府的钱。

所以这个买卖断了固然心疼,倒也不会伤筋动骨。

谁知道刺史韦宏竟然尝了他家的黄米酒,却不说买,只说好喝。

在刺史府的人明里暗里地暗示里,老陈要每月送过去五百斤的黄米酒作为感谢,感谢刺史为春安城做的好事。

啊好事哪里有好事五百斤的黄米酒

不说售卖价,就是进价也要五十两银子,等于每个月要孝敬刺史五十两银子的酒还要恭恭敬敬送过去,说不定哪个喝得高兴,数量还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