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偏向雪山行by许湖百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章(第1页)

由于杞无忧本人在场,徐槐就不再让大家分析他的训练视频了,又在网上找了别的滑手的训练视频,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全部都是本次参赛的运动员。他知道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徐槐在滑手从跳台上跳出去的前一秒轻点了下屏幕暂停,“你们观察一下,通过他的力方向来判断他接下来要做什么动作。”

“外转。”

江晨曦脱口而出。

徐槐赞许地点了点头:“对的,是外转,曦姐平时观察得很细致。这个还是挺明显的,你们看他的肩膀和腰,整个上半身躯干都是有点向外打开的,外转要比内转的抬腰力度小一点。”

“在跳出去之前就要拧转上半身,”

他话音一转,又问道,“那拧转幅度的话要怎么把控呢?”

大家都蹙着眉头凝神思考。

“根据出度以及滞空高度来预判。”

杞无忧沉静地给出了答案。

“没错!”

徐槐打了个响指,面露欣喜,“小杞……”

又忽然停顿,想到领队对他的叮嘱,又闷闷不乐地把夸奖的话咽了回去。

领队竟然让他适当减少夸奖杞无忧的频率,他明明已经很克制了。

“咳,小杞的外转现在已经很稳定了,从明天开始可以尝试一下反脚内转。”

“嗯,好。”

杞无忧点点头。

完全不知道自己在无形之中错过了什么。

带着队员们分析完视频,徐槐最后又简单做了下总结:“你们纪教练说得很对,滑雪不止要用身体滑,更要用脑子。”

“希望用的脑子不要是恋爱脑。”

江晨曦开了个玩笑。

“恋爱脑吗?”

徐槐像是觉得这个说法很有意思,轻轻笑了笑,“小杞肯定没有。”

第76章最好的镇定剂

一周后,新西兰公开赛的赛程正式公布。预赛、决赛时间目前都已确定,只剩下参赛选手尚未公布。完整的参赛名单会在比赛前的领队会上才会公布,之后再在官网上同步出来。不过,确定参赛的运动员们几乎都提前大半个月来到了卡德罗纳雪上公园里训练备赛,集训队平时在公园训练时,经常会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手,多半都是本次公开赛的参赛选手。

这些人里,杞无忧最熟悉的就是去年参加过北京沸雪比赛的anders以及经常来蹭课的net,他以前在各种大赛视频中常见的那几位顶尖滑手都没有来。运动员们并不是每场比赛都会参加,通常会根据地理位置、时间规划、训练状态、以及比赛的积分多少有选择地参赛。

参赛的许多滑手原本就熟识,即使是从陌生到熟悉,也只需要很短的时间,训练结束后聚在一起吃饭喝酒聊天,交流经验顺便吐槽一下现在雪场里的雪质。温度不够低,导致雪面常常混着雪水,泥泞不堪,雪质很差。这种情况每个雪季初期都会出现,无法避免,但比赛却不会因此终止。滑了将近一个月的烂雪,现在的雪质已经比刚来到这里时的好太多了。

一天之中,早上的天气最适合滑雪。空气清新,风在耳边呼啸,吹动雪道两旁的松树枝条摇曳,出沙沙的声响。

集训队的队员们日复一日地早起训练,每个人都摔了很多次,实在很累的时候,就躺在雪道上看天空,身体的每一处关节都在抗议,但晚上回去第二天一来到雪场穿上雪板固定器又觉得自己还能滑。

在这里的训练时间还不到一个月,队员们的技术水平突飞猛进。田斯吴在训练中完成了国内单板运动员中的个cab18oo,反脚外转成功落地,史无前例地创造了历史。杞无忧也成功做出反脚内转的144o,比正脚外转的难度要高一些,紧接着他就开始尝试练习162o。

其他队员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成长度最快、进步最大的还是要数杞无忧和江晨曦。

江晨曦是从体操转项过来的,加入国家集训队的时间也就比杞无忧早一年,经过两年的训练,上个赛季就已经开始参加国际赛事,逐步积累经验,她最好的成绩是在世界杯分站赛中闯入决赛,最后拿到了第六名。

以往传统的培养模式,要培养一位成熟的运动员最起码需要58年,而现在有了更为科学、更为先进的训练方法,如果遇到一位天赋型选手,往往一两年就能见到成效。

队里给每位队员都买了一份参赛必须要购买的保险,比赛日一天天临近,大家却好像都没什么紧迫感,与在国内训练时相比,氛围要显得轻松许多,就连一向爱飙的纪教练好像也变得和蔼了不少。

“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人板合一?”

当天训练结束,在雪场休息厅给队员做总结时,他忽然笑眯眯地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队员们面面相觑。

纪教练拿出手机,不知道从哪里找出了一段杞无忧舞剑的视频,是以前参加过的某次全国剑术套路比赛中的片段。

“哈哈哈这不是无忧嘛!”

王飞跃第一个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