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一觉醒来又赢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女娃(第1页)

她是徐家曾孙辈里最小的娃娃,是带着一家子的期盼降生的,结果还是个女娃,这无疑是个令人失望的消息。

但家里人还是请村里上了高中的年轻人仔细着帮忙取了个名字,那年轻人想了想说:“就叫徐温雅,希望她将来温柔典雅,知书达理”

徐温雅作为家里最小的,虽然因为是个女娃而让大家伙儿有些失望低落,甚至可以说是断了他们最后的那么一点念想,但得到的关爱仍然比其他娃娃要多一些,而其他小娃娃也喜欢逗生得唇红齿白的徐温雅。

村是个小穷村,村里的人家总共都不到一百户,但人却不少,几乎家家户户都人丁兴旺,于是更穷了。

徐家也算个大家。

徐家最上头两位老人七十几岁了,身子骨依旧硬朗的很,每天还能扛着锄头去地里忙活。这一辈的老人忙惯了,一天也闲不下来,不让他们干,他们还不乐意。

老人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又各自有三个孩子,但孙子辈的六个孩子里却只有两个是男孩。这在重男轻女观念严重的农村里可是不得了的大事。

那会儿在村里,谁家要是没有男娃,那是要被全村人看不起的,古时候都说养儿防老,老人们都觉得家里没有男娃或者女娃太多是成不了气候的。

而徐家,明明人丁兴旺,男娃却越来越少,那不也是变相的人丁减少了吗?毕竟女儿都是要嫁出去的,那是别人家的,只有儿子是自己家的。

而且在以前,传宗接代是大事,要是家里没有男娃,那香火不就断了吗?所以大家都铆足了劲生,至少家里要有一个男娃,这就导致了有些人家里生了很多女娃,但根本养不起。

就像徐家。

那也会有人问了:他们家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男娃越来越少了呢?是不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老天惩罚他们啊?

村里开始有了流言蜚语。

徐家一家老小也难受的不得了,所以等到了曾孙辈,每一个娃娃都是带着全家人的期盼降下的。一家老小盼星星盼月亮的,就想多盼几个男娃来。

结果,曾孙辈还是只有两个男娃,又已经有四个女娃了,要不要再生一个呢?说不定下一个就是女娃了,之前每一代的儿子都只要三个孩子,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才生不出男娃的。

于是孙字辈里,小的那个抱着媳妇又生了一个,也就是徐温雅,却还是个女娃。

徐家这下真的是彻底放弃了,看开了。

后来索性一想:没有几个男娃,家里女娃多,他们这一家子不还过的好好的吗?女娃还比男娃更会干活,做事也更细心,有什么不好的呢?

于是徐家开始盘算别的了。

以前在农村里,女孩儿基本是不上学的,这是大家公认的,一是因为家里太穷了,二是在旧观念里女子无才便是德。

徐家也一样。他们家从前是村里最穷的人家,偏偏孩子又多,最难的是孙子辈那一代,有些年头收成不好,连饭都吃不饱。别说女娃了,连男娃都差点念不上书,而且最后兄弟几个也就上到初中,就没再上了。

后来他们也都长大了,出去打工了,日子就好过多了。

所以这会儿徐家开始盘算着送曾孙辈的几个女娃也去上学。他们没给任何人说,等娃娃们到了上学的年纪,就俏咪咪地送去报名,当时惊呆了村里人。

有人说他们疯了,有人冷嘲热讽,有人坐等看笑话,但徐家的女娃们一个比一个争气,尤其是最小的那个,学习特猛。

九年后,徐家第一个上学的女娃徐茵茵考上了大学,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是的,第一个。他们这穷乡僻壤,连个能考上大学的娃都没有,女娃不上学,男娃考不上,谁也指望不上。

可是徐家的女娃做到了男娃们做不到的事。

徐茵茵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村长带着大家到徐家拜访,村里人众筹办了一个酒席,全村人聚在只有春节演戏期间才用的上的大平台吃酒庆祝。

席间,最初对徐家说话最大声的王家大婶主动跟徐家道歉,跟女孩们道歉,村里其他人也纷纷有模有样地学着。

席后,村长首先带头表示,以后家里有条件,就会送女娃一起去上学,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

而徐茵茵则表示,以后假期回家愿意无偿给村里的孩子们补补课。

女孩们都说,那年的夏天一点都不热,阳光非常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