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审判(第1页)
“回皇上,草民不敢欺瞒皇上。十几年前,草民妻子在自家门前捡到了一个女婴,正是阿宝。妻子心善,看她无助哇哇大哭就养着她。本想着可能过几天孩子的亲生父母就找过来了,若是找来了,就还给他们。
谁知几年过去,毫无动静。恰巧草民家中只有两个儿子,并无女儿,就收养了她。这一养,就养到了现在。”
赵山朝阿宝看了一眼,眼神依旧如从前般慈爱,并未因她不是亲生的就区别对待。
阿宝听到赵山所说,确认了自己真的是捡来的事实。一时之间,她无法接受。怎么阿娘不是阿娘,阿爹不是阿爹,哥哥不是哥哥了?老天真是跟她开了天大的玩笑。
看看身边的赵山夫妇,阿宝心疼极了。这样善良的人,不计回报收养她,从未想到从她身上获得什么。他们的大恩大德她怎么都回报不了。她是如此的幸运,被这样的人家收养了。
赵文他们早已闻讯赶来,跪在父母身侧。赵沐听闻阿宝出事了,也急匆匆赶来了。赵沐跪在阿宝旁边,握住她的手,给她打气。阿宝看到赵沐苦涩一笑。
赵山接着说道:“对于收养阿宝,我们也去当地的官府办理过正规的收养的手续。然后前几天刘桂夫妇找上门来,说要认阿宝回家。好不容易拉扯大的女儿,我们自然不愿意让他们带走。
若是为了阿宝而来,为什么不早点来。当时就让孟氏做出选择,是要钱还是要人。孟氏纠结一番后,选择了钱财。当时双方立下字据,孟氏也答应再不来寻人了。
谁知没两天,孟氏和刘桂一起找到我家店铺,仍要寻阿宝。上次的钱财也花的所剩无几。这一次为了阿宝,我依然让他们选择,他们仍是选择了钱财。双方也再次签下字据,刘桂夫妇也保证不再骚扰。
若是两次都选择阿宝也就算了,我还能认为他们是真的想念阿宝。两次都选择钱财,说明他们一开始就居心不良,奔着钱财来的,我怎么能放心让他们带走阿宝。我们视为掌上明珠的姑娘,不应受到这样的对待。
经过这两次的事情,我不再相信刘桂夫妇,我也担心他们再次骚扰我们正常的生活。因此,放弃了县城的店铺后,我们夫妇二人匆匆进京投奔儿子他们。
谁知,刘桂夫妇竟然跟着我们进了京,还见到了阿宝。他们在阿宝面前说自己是她的亲生父母,为了保护阿宝,草民迫不得已赶走了他们。”
“还请皇上原谅草民。若真是靠谱的父母,将阿宝认回去并无不可。到时候阿宝也多了一份爱,这样的人确确实实不靠谱,来寻阿宝,也是想从她身上得到好处。我们怎么放心让他们见阿宝,在阿宝面前胡说八道呢!”
冯氏说完,大哭起来。她最担心的事情来了,阿宝的亲生父母还是来抢走她了。赵山的眼眶也红了。
“赵山,你刚才所说的收养手续,还有刘桂夫妇的签字画押可有证据啊?”
“回皇上,都有证据的,今日来得匆忙没有带在身上。还请皇上给草民时间,让草民去取来。”
皇上恩准了,派了侍卫跟着赵山去取证据。
门口百姓听了,又议论了起来。看这赵山夫妇的样子也不是坏人啊,你看看那个县主身上穿的,那气度,哪里像受了赵山夫妇虐待的样子。可见,赵山夫妇是真的把县主当亲生女儿养的。
而那对所谓的亲生父母,实在可恶。几次选择,都没有选择县主,可见是觉得县主不重要。这样的人来告御状,没有猫腻才有鬼呢。
看着门口百姓指指点点,刘桂夫妇有些害怕起来。
皇上见赵山说得有理有据的样子,内心早已偏向他。只是还需要看下证据。不一会儿,赵山带着证据回来了。皇上看过证据,确凿无误。
“刘桂夫妇,刚才赵山夫妇说给过你们选择机会的,只是你们没有接住。那就怪不得赵山夫妇不让你们认女儿了。而且两份字据,你们确实签过字画过押的。不知道现在为什么又要反悔了,莫非就像赵山所说的又是为了钱财而来?”
“皇上明鉴啊,赵山那是胡说八道。对,他在胡说八道。说是给我们选择机会,却让我们付三姑娘的生活费。要真是对三姑娘好,怎么会让我们掏钱呢?而且我们签下那个字据,是被赵山逼迫的。对,就是他逼我们的。”
“你说赵山让你付抚养费,朕觉得并没有什么错。你们抛弃刚出生的女儿,人家辛辛苦苦替你们养大。你们想要认回去,自然要付抚养费给他们啊。
而且县主幼时一直跟着哥哥读书练武,不曾被亏待,那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呢。不可能人家辛辛苦苦养大了女儿,你们一上来说自己才是亲生父母,就想免费带走女儿吧。”
门口围观的百姓也窃窃私语,觉得皇上说的有道理。若是真的爱孩子,那掏点抚养费怎么了,为什么这么不愿意。
若真的免费起来,那以后都把孩子丢在人家门口。等养大成人了再认回去,人家不得亏死了,钱没了,人也没了。这个刘桂夫妇真是不讲道理啊。
“你们说是赵山夫妇逼迫你们签下的字据,可否有证据啊?”
皇上接着问道。
“证据?”
刘桂支支吾吾。“回皇上,并无证据。”
“可是赵山却有你们宁愿拿走钱财,也不愿要县主的证据。”
“求皇上明鉴啊,赵山家有权有钱,仗势欺人。签下字据,实非我们所愿啊。”
“你胡说什么呢,我家什么时候威逼你们签字了,简直就是血口喷人。”
赵武被气的要吐血。要不是赵文拉着,他都要冲上去胖揍两人了。
看到赵武要揍人的架势,刘桂两人吓得瑟缩了下。“皇上,就是这样,他们就是这样威逼的。”
赵武真的要坐不住了,赵文在旁边劝他冷静。
“如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朕也不知道该相信哪一边。只是赵山夫妇那边毕竟有证据,朕要是判赵山夫妇有理,又怕刘桂夫妇不服气。要是判刘桂夫妇有理,又怕赵山夫妇不服气。可真是难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