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七十年代病美人甜宠日常免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七章(第1页)

方知书审完齐钊之后发现吴卫国和孙红军还被关着,走到裴辞身旁问,“怎么这两人有重大嫌疑?”

裴辞倒是想他们有,这样他就可以直接解决围绕在漾漾身边讨厌的人,可事实就是这两人完全没问题。

“没有。”

“没有怎么不把人放了?”

虽然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但是也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的。

裴辞道,“已经放了。”

方知书闻言盯了裴辞一眼,眸光里全是你看我是不是瞎了,人还在屋里呢?这叫放了?

“大哥,我这有另外的安排,资料是不是还没审出来在哪里?”

方知书没说话,静静的等着裴辞的话。

“既然三个人是咱们一起带走的,这要是把吴卫国和孙红军先放回去了,那个运送资料的人是不是就知道齐钊出事了,万一他就潜藏在附近,直接带着资料逃跑了呢?”

人肯定就在基地和农场,可两边加起来上万人虽然两边已经严密监控着,可难保没有疏忽。

裴辞这话不是没有道理,不过方知书也知道他肯定不是单纯这个原因,他看了一眼吴卫国和孙红军两人早已经被松绑,不在是对待罪犯似的态度,也就没多管。

多留一天也是好的,这一天可能会发生很多的事情。

当然方知书还是忍不住提醒一句,“裴大队想法是好的,但切记不可假公济私。”

“大哥,我不会。”

虽然生气,他不至于昏头,也不会对不起身上这身军装,再说真要那样他成什么人了?

他对漾漾的喜欢是拿的出手的,而不是靠借机打压别人才能……

忽然他像反应了过来似的,惊恐的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旁的方家大哥,大哥这是知道了他喜欢漾漾的事情?

方知书当然看出来了,漾漾过生日那天裴辞整颗心都藏不住了,原本他对裴辞惦记自己小妹这事儿还挺上火。

不过后来细想,小妹长大了总是要找对象的,若是找个什么都不了解的,还不如裴辞,至少他的好不是装出来的。

而且漾漾似乎对裴辞也是有不一样的情感的,他虽然是大哥却不能肆意干扰妹妹的人生,就算是父母都常说他们只能有建议的权利,不能妄图干扰儿女生活的权利。

所以方知书才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当然也不是不管,但凡裴辞敢做出什么过分的举动,他这个大哥首先就不会放过他。

这一点裴辞倒是挺让人放心的,他也就任由两人自己去折腾了。

方知书放心的还有一点就是自己的小妹绝对不是无知的小白兔,相反小丫头精得跟小狐狸似的,裴辞在她手里指不定只有吃亏的份。

作为大哥方知书自然是偏心的,反正只要小妹不受欺负,多折腾折腾裴辞也是好的。

所以面对裴辞的惊恐,他倒是淡定的很,知道怕自己是好的,让他知道漾漾虽然小可背后还有自己和方知礼这两个哥哥呢。

裴辞都做好被大哥狠狠揍一顿的打算了,结果这些事儿并没有发生,只是方大哥的眼神并不算太好。

他也知道毕竟自己起了端走别人养的娇花的心,什么惩罚冷眼都是该受的。

不过方大哥没为难自己这事儿给了裴辞莫大的鼓励,至少证明方大哥是看好自己的。

惊恐之后裴辞又心生欢喜,明明还是自己藏着一份心思,他就已经经历了大悲大喜。

方知书懒得理他,而是提醒了一句,“裴大队长不要忘了正事。”

“大……哥,我知道的。”

因为方知书的'肯定'裴辞一扫昨晚的阴霾,好像又充满了希望似的。

连同对吴卫国态度都好了,原本是打算放着不管的,后来又让人倒了水,打了早饭,甚至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吴卫国同志,很感谢你的配合,现在基地还需要你和孙红军同志的配合,所以还得请两位同志在这里等一天,你们放心晚上肯定放你们回去休息。”

孙红军倒是没意见,吴卫国有意见也不敢说,看着变化多样的裴辞忍了忍啥也没说。

毕竟现在他已经知道齐钊的身份,国人对敌特都是恨之入骨的,更何况他们这样的进步青年,对齐钊这一类人更是深痛恶绝,也气自己半点没防备,同齐钊认识这么久竟没发现他是敌特份子。

只是他又忍不住有些好奇,这裴大队长怎么变脸这么快呢?因为知道他们是好同志了?应该是这样,裴大队长一定是个恩怨分明的好同志。

裴辞没关心吴卫国的想法,倒是开始和孙红军聊天了,“孙红军同志今年多大了?来咱们农场多久了?”

孙红军没多想以为是例行询问,立刻坐直身体乖乖回答,“裴大队长,我今年二十三,来农场四年了。”

“孙红军同志有对象了吗?”

哈?基地还关心知青的个人问题了?孙红军有些感动,不过感动之余又诚实的开口,“还没有,不过我还年轻,作为有知识的进步青年理应先建设祖国,找对象的事情还不着急。”

裴辞听完孙红军的话又暗戳戳的看了吴卫国一眼,“孙红军同志的崇高目标很值得我们学习啊是不是吴卫国同志?”

吴卫国海没想明白听到被裴辞点名,立刻站直的腰板,“是!”

很好,裴辞非常满意了。

正当这时候赵义昌又急匆匆的过来,“裴辞,方参谋呢?”

裴辞看到赵义昌着急的样子,顿时觉得是资料的问题,也没空在这里瞎耗时间。

“怎么了,义昌哥?”

这时候方知书也听到了声音,立刻从屋里走出来,三人又朝另一间空置的办公室走去。

“还真有人来找齐钊了,哎。”

赵义昌说着叹了口气,“又是农场的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