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碧桐书院诉肺腑(第1页)
乌什之变起因虽在素城,但从纳世通、卞塔海所做所为所观,在新疆鱼肉百姓已成普遍现象,为了以正官场,乾隆在阿桂临行前,向阿桂传达密旨,令他到达乌什,即将纳世通和卞塔海于军前正法。
纳世通、卞塔海之罪终逊于素城,乾隆传旨留京办事王大臣:“素诚。情罪尤属可恶。虽经自戕。不足蔽辜。着交留京办事王大臣。将素诚家产查抄。其现有之子。俱着革退差使。发往伊犁。充步甲当差。纳世通。卞塔海之罪。虽不至将伊子一并治罪。而伊等本身。断难宽恕。所有纳世通、卞塔海、治罪之处。另降谕旨外。其二人家产。亦俱着查抄。明瑞摺一并译发。”
若不是这场暴乱,乌什百姓受再多的压迫,朝廷也不会知道。我一向觉得乾隆处置官员时有些过于草率,但贪官污吏、鱼肉百姓,甚至猛于强盗贼匪,若这样的官员不杀,哪里还会有老百姓的活路!
乾隆命阿桂,将二人正法后,再传旨明瑞将处置素诚及卞塔海、纳世通之事,晓谕新疆,一是给驻地官员一个警示,也给当地百姓一颗定心丸,让他们放心,朝廷对新疆百姓及内地百姓一视同仁。另外乾隆还传旨明瑞,若是强攻,未免伤及官兵,且城内被胁迫者必多,应该设离间计,以离其党。乌什回人。虽罪在不赦。亦大臣等扰累所致。此时如尚未破城。即将查奏情事。宣谕招抚。若抗拒如前。仍尽行剿杀。
从太后御舟上下来,乾隆叹了一口气:“此次乌什回人造反,朕理解百姓之苦,为官者或为权,或为财,或为色,或无能,只一样,便能置百姓与水火之中,一方官员代表朝廷,官不正,则推为朝廷不正。官官相护,上下勾结,朕纵有三头六臂,岂能面面俱到。”
我理解乾隆的无奈,别说大到一个国家,就是小到一个家庭,孩子整日在自己眼皮底下,都不知道他们能作出什么妖。
乾隆‘乾纲独断’,事事亲力亲为,对官员又刻薄寡恩,久而久之养成官员推诿、懈怠、安逸、享乐,继而贪腐之风日盛。我本想劝劝乾隆,他高居庙堂,掌控全局便好,岂能事事都要照管,应当放权给大臣。可又一想,乾隆如此精明之人,屡遭蒙骗,若当真放手不管,天下真有可能就大乱了。乾隆身为帝王,政治家,所知所见,岂是我所能比的,我还是不要乱出主意好。
乌什回人爆动,为免有人策应。乾隆暗中传旨命明瑞派人勘察玉古尔、库尔勒等地回人动态。明瑞派办事大臣明普前往,据明普奏称,玉古尔、库尔勒回人,仍是照常耕种,并无可疑。惟有阿奇木伯克色提克等说,有人散布流言,意图叛逆。明普传讯了多名回人,与色伯克所说相符。明普不敢擅自作主,即刻上报朝廷。
乾隆回旨命明普小心访查此事,若毫无形迹则已,若果然有谋反之意,办理时当出其不意。一旦对方有知觉,则各城回人,不知真相,以为朝廷剿杀回人,因此惊惧,恐另生事端。
因吐番郡王额敏和卓,熟习回部事务,乾隆派其前往,令其留心细察。若真有回人想策应,为何在大军齐聚乌什,当地空虚之时,而不举事,放出风声,等着朝廷彻查。如果毫无其事,为什么回人首告之言,又有众多证人。乾隆命额敏,若查实是谣言,即将造谣者正法示惩。不必株连他人。
感慨这年头造谣也能丢命。真是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船到达德州之时,乾隆命简亲王恭奉太后由水程回銮。我则随乾隆从陆路返京。
离京城愈近,我心里越觉得惴惴不安,想着回京后不知道又是什么样的腥风血雨。
感慨此次南巡,真是一步一坎。
四月二十一日,御驾到达京城。乾隆回京后,并没有先行回宫,而是先至安佑宫行礼,然后驻跸圆明园。遣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赴郑家庄,皇太后御舟问安。
我刚安顿好,云静、云碧、永琰便过来给我行礼,我伸手先将云碧搂进怀里:“额娘不在身边,九公主可有想额娘?”
见云碧嘴一扁要哭,永琰从云碧一侧,也挤进我的怀里:“额娘。”
我又伸手拉过云静:“问她这些日子都做些什么?”
又转头问永琰:“一路回来,可有受惊?”
孩子多,想做到一碗水端平着实不容易,就怕近了这个恼了那个。乾隆跟我说笑时曾说,若是把四个孩子都放到我身边,我一天不被他们几个整哭八遍,算他输。
别说四个放到我身边,就是九公主一个,放我身边一天,都能让我焦头烂额,着实佩服舒妃。十五阿哥别看在别人面前像个小大人,又明事理,又懂事儿,偏偏跟九公主两个人不对付,明里暗里较劲儿。
与三个孩子寒喧几句,刚想问问十六阿哥怎么没到,今儿奇怪也没见颖妃接驾。李玉匆匆走了进来,先给我请安,又给公主、阿哥们见过礼,他起身回道:“万岁爷独自一人,前往圆明园,故果郡王居处凭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急忙放开孩子们:“皇上不是在九州青晏接见傅恒等军机大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