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2页)
宋卫风一到这里,直奔书院门口。
不出所料,吃了一个闭门羹。
但是宋卫风并不恼怒,他拍拍身上灰尘,与书院门口摆摊的大爷打招呼,“刘老翁,我又来啦。”
刘老翁是书院门口茶摊的主人。
年过半百,续着花白的胡子,肩上还披着一块白巾。
一看到宋卫风,刘老翁为宋卫风拿出桌椅板凳,擦干净上面的灰尘,“后生啊,你今儿可晚了一刻钟嘞。”
“今日我是与……友人一起过来的。”
宋卫风给刘老翁放下几个铜板,拎了一壶茶。
又从刘老翁的柜台处拿出一套笔墨纸砚,放到自己的桌子上。
再招呼周自言过来坐下。
周自言双手拢在袖中,站在书院大门之外忖度了一会。
脚步一转坐到宋卫风旁边。
他虽然想查一下那位新掌院的情况,但他又不能直接敲开书院大门大喊‘我找你们新掌院’。
不如先在书院外看看情况。
宋卫风选的这地方离着书院不远,而且视野绝佳。
正是最适合观察书院的地方。
宋卫风刚坐下没多久,就有不少人拿着信纸过来。
“李大娘,您儿子回信了呀?”
宋卫风展开一位头戴蓝巾的老妪的书信,一字一字念给李大娘听。
李大娘一边听一边默默擦泪。
听完一封书信,又开始口述自己对儿子的思念之情。
而宋卫风则手持毛笔,将李大娘说的话转换成文字,落到信纸之上。
宋卫风整理好邮寄地址,和书信一起还给李大娘,“李大娘,这是您的信,等邮驿去您家附近的民邮局的时候,递给他就成了。”
一来二去,周自言也看明白了。
宋卫风这是顺便在书院门口摆摊,帮人念信写信呢。
周自言坐在旁边展开纸扇挡住自己的脸,也挡住自己的声音。
小声询问宋卫风,“卫风啊,他们为何这么信任你?”
大庆朝虽然有识字班,但扫盲之路艰难,多的是不识字的人。
尤其长辈居多。
长辈们不识字,却有许多话要和远在外地的亲人说。
只能找人代写书信。
只是这找人代写书信之事,撰写之人必须值得信赖才行。
所以大多找人代写,都是直接从村子里找知根知底的读书人。
没想到宋卫风一个城南的读书人,能在城西北这里找到这样的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