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四合院从返还技能开始未删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7章 投资(第1页)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种花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一个从前的渔村,就此崛起。

区位毗邻港澳,两地发展却发展相差巨大。

普通人见到这种差距,都千方百计的逃过去,有远见的领导,早就想要利用区位的优势搞经济了。

而现在,机会来了。

政策有了,但是钱可不多。

1980年,特区的开局就遇到了困难。

要开发,得选一块地方,建好相关的配套,选哪个地方和捉襟见肘的资金成了问题。

选哪里先动手?

备选的地方有两处。

一处是罗湖火车站周边地块,一处是福田皇岗片区,哪个更有价值呢?

罗湖火车站是内地抵深第一站,也是陆地入境的口岸,也是港商的第一站,这是原始地利的优势。

但是,缺点也明显,周边是一片农田,地势低洼,一下雨就淹了。

旁边是罗湖山,在山上搞建设,不管是工厂还是商场,显然都不合适。

而另外一个福田皇岗片区和口岸,面积更大,地质条件更好,不过对面是落马洲湿地。

一大片未经开发的生态保护区,港商看不到这边的变化,很难吸引投资。

两相权衡,最好的方案是罗湖片区的升级方案。

把罗湖山挖掉,填平洼地,这样原本的山体位置和填平的洼地,就都能作为待开发的土地资源了。

想法虽然好,但是没钱呀!

时间紧迫,愚公移山似慢慢干的方法显然也不适用,只能请示上级。

就在焦急的等待中,意外的是一名港商主动找上门来。

一上来,就是要出钱,帮助他们搞基础建设,直接把领导都搞懵了。

商人逐利,不应该是建好基础,才能招商引资的嘛,这奸诈的商人是不是有什么企图!?

作为开放的窗口,第一个试点,不容失败,同时也必须谨慎,不能让人骗了。

什么,对方是地震中为灾区捐款上亿的爱国港商,那没有问题了。

主动送上门来的,没别人,正是陈虎杖。

在别人还在观望的时候,陈虎杖最先做出了动作,全力投资。

陈氏的投资,不光是爱国情怀,有陈平安把握大方向,对于内地的发展,陈平安有绝对的信心。

不管是在庞大的市场,还是廉价的人力和资源,都有的赚。

作为资本的陈氏,当然也需要赚钱的。

改革开放就是为了发展,钱给没良心的商人赚去,吃着人家的饭,还要砸家里的锅,不如给陈氏赚。

陈氏的投资的钱,当然不是白给的,花钱买地建工厂,建商业,都是很好的选择。

最先入场,拿投资换地,绝对是最划算的选择,地价可是会不停涨的……

有了陈氏提供的资金,开发区的搬山计划,就能更好的施行了。

恰好,这个时候,上面也批复,支持开发区的建设。

有政策的支持,还有钱给,“搬山计划”

进行的非常迅速。

虽然缺乏大型的器械,但是国人从来就不怕吃苦。

这些年,凭借人力,国内完成的“奇迹工程”

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