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如何让秦始皇寿终正寝笔趣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113 章 谈冀县叛乱(第3页)

此刻再回头去看大秦君臣这些时日表现于外的“一切如常”

,以及对叛乱一事“不值一提”

的轻视,甚至驻留原地的决策,就显得很耐人寻味了。

稚唯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但,风雨欲来,是肯定的。

就是不知道事情展到最后,会是瓢泼大雨,还是毛毛细雨?

稚唯悄眼看向忽然自顾自喝起茶来,仿佛茶盏里装的是什么绝世佳茗需得耐心品尝,而非普通防寒药茶的冯劫,无声叹了口气。

可见有时候人还是要遵循自己的预感。

今日甫一上御史大夫的马车,她就觉得这位三公之一的言行着实微妙,不仅对她的态度堪称“和蔼可亲”

,还一副和她彼此是“自己人”

的态度倾向。

前者表现在希望她担任他的主治医师诊疗他的失眠症,后者表现在……话里话外隐隐针对李廷尉。

稚唯是真不耐烦掺和进复杂的事端里。

可她此刻已经身处对方的马车,并在听闻“冀县叛乱”

的消息时,没有第一时刻下车,反而因为一时讶然,下意识去思索此事背后的诸多细节,因而不知不觉在车上坐了这么长时间……

这就好比长公子将她写的那堆“直接赦免”

的手稿,“机缘巧合”

落在廷尉府属官手里一样。

她到底和公子扶苏是不是同一战线已经不重要了,反正在外人包括李斯看来,就是这样的。

当下她到底要不要帮御史大夫唱完他的某些戏码,也已经不重要了。

况且……

秦始皇派遣她来为冯劫看诊,真的只是让她来“看诊”

吗?

稚唯轻微啧了一声,想想就觉得令人头大。

再说一遍,她真的烦死这些老狐狸了!

抱怨归抱怨,稚唯的大脑却在高运转,清晰的思路将种种线索摆明。

反正冀县叛乱一事从头到尾都跟她无

关,她无非是被君、臣利用,间接成了传话筒,那稚唯就不至于去跟御史大夫掀桌子。

无非是问几句话……

冯劫身为御史大夫,有监察百官之责。

之前跑去报名当秦始皇的试药人“蹭”

安神汤,或许是一种委婉的弹劾前奏。

是什么人被弹劾,让御史大夫这么委婉?

另外,冯御史似乎在针对李廷尉。

稚唯若有所思,已划定了答案范围,开始问眼前的冯劫:“御史大夫既然言冀县叛乱一事,臣过几日就能知晓,想来动荡平定在望。敢问何人当得功?”

银印青绶的中年朝臣闻言,正坐于案前,慢慢捋着胡子,笑容淡然道:“若单论功,那自是陇西郡守。”

稚唯噎了一下,差点儿无言以对。

那确实。

不管陇西郡守到底有没有出力,既是在他的管辖范围内出的事,功、过都有他的一份,只看情节严重与否,功大于过,亦或是过大于功。

稚唯索性换了个问题,追问道:“何人在其中戴罪立功?”

冯劫深深看了眼面无表情道小女官,心里略感有些好笑。

问的这么直接,全然没有官场上的“你来我往”

,看来他是惹烦了这位天子近臣,都不想跟他客套演下去了。

若他此刻还不给一个准确的答案,对方别不是会直接拍案而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