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元辅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公非辅乃摄也廿四公私两面(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棕榈油确实是好东西,可葡萄牙人运力有限,相对而言这棕榈油的利润就不如瓷器、香料和精制白糖那么大,因此即便推销也不会有太大的销路。”

高务实用手指了指地图上的波斯湾地区,补充道,“但是如果卖去波斯、阿拉伯地区,棕榈油就比较有竞争力了……这些地方,肥沃之地远少于贫瘠之地,食用油产量相对有限,我们可以加大出口,无论是换取金银还是马匹,都是好的。”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刚才与大臣们谈及的马场事务,问道:“南疆战马培育计划,到现在也有些年头了,现如今进展如何?”

“说起来这件事,葡萄牙人前几年倒也出了大力——当然他们收费可不怎么公道,”

高杞也不知道是夸还是损,“葡萄牙人这些年给南疆前前后后弄到数百匹阿拉伯马,虽然品质上可能不如那位波斯大维齐尔送给朝廷的‘里海之焰’,但也算是不错,为我们培育良马创造了条件。”

高务实只是点了点头,未置可否,于是高杞继续说道:“阿拉伯马虽然很是耐热,但一开始并不能习惯南疆地区的潮湿,对一些蚊蚁毒虫也极不适应,白白死掉了不少。但好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仍使其与当地矮种马配种产出了适合当地使用的战马。”

“怎样?”

高务实问道。

“比原种阿拉伯马矮一些,但大致上相当于蒙古马的体型,同时要比蒙古马略微粗壮,能走山路……不过,其最大的优势却是能在四十度高温之下日行百里,简直称得上是为南疆、南洋地区量身打造,甚至在孟加拉也能适用。”

“好,好,好!”

高务实大喜过望,这件事搞了十几年,总算是出成果了——自古南洋无好马,想不到被自己强行弄了出来,虽然听起来综合素质不如阿拉伯马,但地区适用性强却弥补了这一点。

“可有取名?”

他问道。

“才刚培育出来不久,按照京华各地马场的习惯,还要等一两代才好确定是否完全培育成功,因此尚不曾取名。”

高杞回答道。

高务实大手一挥,“制度不变,但我先破例为其赐名——就叫‘火龙驹’了。”

高杞笑道:“马场若得知叔父恩赐,定当感激涕零。”

这话不假,不过原因可不仅仅是高务实给这一马种赐了个名字,而是赐名背后的利益。

培育马种被赐名,马场上下从场主到马户皆尽厚赏——当场赐金十年俸禄,加赏子弟免费进学。子弟学成后由各所在王国的国策顾问团安排差遣,通常相当于县主簿、县典史这个级别。

别看连个县令都没混上,要知道这实际上已经相当于“常务副县长”

、“县公安局长”

啦!对他们来说完全是阶级跃迁。

又聊了一会儿,已然子时将至,高务实望着案头并排放置的两份文书:左边是朝廷的《安西开拓诏》,右边是京华的《南洋贸易章程》。二者在烛火下交相辉映,如同他身上交织的双重身份——既是大明朝的顾命辅,又是掌控南洋的无冕之王。

----------

ps:说起来,我对中东史的熟悉程度远不如欧洲史(我觉得多数人应该也是吧?),所以写之前查资料挺费时间的,感谢读者诸君的体谅。

感谢书友“朝溟”

、“在下楠哥”

、“书友”

的月票支持,谢谢!

(本章完)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