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陈近南装逼跟我胡惟庸有什么关系(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另一边,解缙与胡惟庸言笑晏晏,方孝儒则独自盯着胡惟庸刚写下的那首《临江仙》,口中不住赞叹。
过了一阵,方孝儒兴致勃勃地跑到胡惟庸跟前,高声说道:“陈兄,你这首词,堪称今日诗会魁首!”
此言一出,周围的学子们顿时脸色大变。
其实胡惟庸的词一出,众人心中已有定论。
但心中有数与被方孝儒如此大声宣告为第一,终究是两回事,毕竟谁不要面子呢?
然而,这一切方孝儒却全然未觉,或者说即便察觉了也毫不在意。
方孝儒与解缙二人似乎认定这位才华横溢的陈近南,便是参与此次科举的学子,于是聊了几句诗词后,话题便自然转向了此次科考。
“陈兄,县试最后一题你是如何作答的?”
“呵呵,看不懂,想不明白,便如实相告,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
“哦,此举甚妙,方某今日方知,坦言相告亦是一种破题之法,陈兄果然才智过人。”
“哈哈,陈兄这破题之法可谓大巧若拙,足见陈兄为人敦厚,解某同样佩服。
不过,解某更佩服的还是陈兄今日的诗才。”
“方某至今还记得陈兄写出最后一句时,心中是何等震撼。
当时方某只有一个念头,这词,怕是方某此生难以企及啊!”
“正是,正是,解某之前观看时,更觉自己以往被称为神童时的自得,仿佛一场闹剧。
若解某这般可称神童,那陈兄又当如何称呼?”
方孝儒与解缙对胡惟庸的推崇之情,并非虚言。
越是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之人,越能体会这首词的分量。
于是,三人从诗词聊到科考,一直谈到诗会结束。
就在此时,最是活泼的解缙忽然提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建议。
“陈兄、方兄,依解某看来,今日我三人相聚便是有缘,且志趣相投,不如效仿古人,结拜为异姓兄弟,如何?”
胡惟庸闻言,顿时打了个寒颤,连忙摆手。
“不可,万万不可!”
(本章完)
------------
开什么玩笑!
和方孝儒这种倔强之人结拜为异姓兄弟?
即便是像胡惟庸这样早已知晓方孝儒结局的“知情者”
,或是稍有城府的学生,都不会轻易提出结拜这种唐突的请求。
只有解缙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才会如此轻率地提议。
要知道,无论是结拜还是拜师,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的大事。
毕竟,一旦建立了这种关系,再要切断就没那么容易了。
在这个年代,抄家灭族时,这些关系都会被清算。
解缙一脸疑惑地看向胡惟庸,等待他这位“陈兄”
的解释。
胡惟庸微微一笑,随口找了个理由。
“方老弟,解老弟,不是为兄摆架子,实在是因为为兄比你们年长太多了。”
“不怕你们笑话,为兄的长子都比解老弟你大几岁。”
“既然我们有缘相聚,又如此投缘,何必在乎这些虚礼?”
“难道没有结拜,我们就不能在一起交谈了吗?”
解缙平日里只与人讨论学问、诗文,对这些“俗务”
并不擅长。
此刻被胡惟庸用一通言辞堵住,差点当场失态,连忙摆摆手岔开了话题。
“哪里!”
“既然陈兄说不方便,那解某不提便是。”
“不过,解某另有建议,不如我们考完试后,再在栖霞寺相聚,聊聊考试、说说考题如何?”
说到这里,解缙还没等其他人回应,自己先苦着脸给出了个理由。
“倒不是别的,主要是小弟这次真的被胡大人那道怪题吓到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