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38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他印象中,除母亲孝慈高皇后逝去那夜外,
其余时刻的朱元璋始终傲然屹立,气焰滔天,威严肃杀的世间至尊。
回想到之前殿门外那一幕幕,朱标的胸中疑窦丛生。
几经犹豫不决后,终究忍不住发问:
“父亲,今日究竟遭遇何事?”
此语将朱元璋缓缓唤醒,转头看着一脸忧色的儿子。
"哼,我这个大孙子居然讨厌起祖父来了。
他说,他根本不稀罕我的爱护,真的不稀罕呀!”
话音愈讲愈涩,朱元璋竟双目含泪,眼角悄然滑落一颗浊泪。
愤怒归愤怒,之前的暴躁确实源于极度不满:
身为大明开国之主,堂堂当今皇帝,他朱元璋何时曾受过这般羞辱?就如朱英今日言辞冒犯那样。
帝王尊威不可侵犯!
只不过,那个冒犯之人,恰是他深爱亡妻亲自养大唯一的嫡孙,从降生之日起便集他和马秀英万千宠爱于一身。
这点从其本名中就能看出:朱雄英,“朱”
取朱元璋姓,“英”
取马秀英名;“雄”
,寓守护之意。
意喻朱雄英由朱元璋守卫保护马秀英传承延续。
他对任何人都有权惩戒,他乃天下之主,言出法随裁定乾坤大事;
他也责骂打罚朱标,因为在他肩头寄予无数期望,关系到整个帝国未来走向成败得失需严格要求。
可是朱英不一样啊。
朱英身为正统的皇长孙,从出生起便承载了无数期许。
他融汇了天地之规,恪守祖制,并深受文武百官推崇,是注定的大明朝第三代皇位接班人,其地位无可撼动。
背负如此殊荣的他,无疑将迎来璀璨非凡的人生。
可惜的是,在他九岁那年,正是认知逐渐明晰之际,却遭到白莲教余党的伏击,头部受创严重,从而遗失记忆。
这起事件成为朱元璋心中的沉痛教训,也暴露了他傲视天下的统治缺陷。
马皇后同样深感内疚,为保护嫡系皇长孙免遭再次算计,她决定对公众隐瞒事实,宣称朱英失踪,而暗中则将其安置在秦淮河畔一处僻静小院里隐居成长。
朱元璋对此事始终充满歉意与懊悔,因此即使面对叛逆不羁的朱英,他也从未真正发火。
当朱元璋首度在秦淮河畔小院见到朱英时,心中便坚定了将自己所能给予的一切尽数交付给他的决心。
如今的现实却是,朱英已然对这份关爱无动于衷,仿佛无视着祖父曾经的情谊。
目睹父皇眼眶含泪,朱标瞬间如遭雷劈,头脑一片空白……良久才缓缓开口询问:“父亲,您提到的大孙子,该不会就是朱英吧?”
“除了他,还会有谁胆敢漠视我的关心?也只有他啊。”
朱元璋语气低落地说。
听到这里,朱标满心不解——老头子未免太过在意了吧?朱英又非亲孙,即便不在乎也没什么稀奇,何至于此般失落?
同时朱标内心更添愤懑:为什么对孙儿们朱允炆、朱允熥他们就未曾这般疼惜?真让人觉得偏颇!
当然,这些念头他只能藏在心底,绝不敢说出口,否则必会被父亲一顿训斥。
为了缓和气氛,他努力挤出话语安慰道:“或许英小子只是开玩笑罢了,您难道没有察觉其中的戏谑意味吗?”
朱元璋摆摆手:“唉,你不懂,你根本无法体会,还是先回去吧,让我独自静静。”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