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结果令人惊喜(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李伟马不停蹄地推进扩张计划时,朱元璋那边已经着手安排人手进行香皂的生产和销售,并且还特意让人试验酒精与甘油的效果,结果令人惊喜。
尽管得到了配方,但工匠们研发成品仍耗去了两三天,毕竟他们对背后的原理和具体步骤一无所知,只能摸索着前进。
香皂成功问世后,朱元璋便委派一位大太监主管此事。
吴奇接到任务时兴奋不已,虽未亲身体验过香皂,但他知道宫里许多贵人都在使用,这无疑是优质商品。
况且,管理皇店不仅有丰厚回报,还能操控更多商品销售。
即便在京城这样敏感的地方,朱元璋手段强硬,他们也不敢太过放纵,但稍微钻点小空子也是寻常。
香皂制出后,吴奇立即着手推广,将它摆放在西安门外大街皇店最醒目的位置,标价定为高昂的三百文,以彰显皇家气派。
李伟密切注视着皇店动态,得知香皂上架后迅速派遣人手刺探情报。
不久,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年货郎带回消息。
“他们定价多少?”
李伟急切询问。
“东家,定价三百文一块,咱们怎么定?”
虽然货物由各处店铺分销,但李伟早已与商铺谈妥,定价权始终掌控在他手中,包括促销策略等细节。
听闻皇店掌柜如此定价,首个新品便如此昂贵,而店门口竟无任何促销标识,李伟暗自窃喜。
“很好,他们定三百文,咱们也定三百文。"
“啊?东家,这不太合适吧。"
少年货郎认为皇店财大气粗,定价高昂尚可理解,但自家没有实体店,同样定价这么高恐怕难以售出。
“莫急,我的话还未说完。
之前发给你的招牌准备好了吗?上面先标明原价三百文,再用大字注明优惠促销,单块260文,双块499文。"
少年货郎眼前一亮,赞叹道:“还是东家英明!”
李伟微微一笑:“去吧,让大家照着做,以后别再叫我东家,叫老板!”
“好的老板!”
小货郎传达了命令,十位货郎随即按照指示,在各店铺放置香皂的位置挂上了标有价格的牌子。
至于肥皂,李伟定下了每块28文的价格,虽然这比某些胰子药皂要贵,但肥皂去污力强、块头大且质量上乘,这个定价也算合理,先这样试试,不行再调整。
每块肥皂同样挂着小牌子,香皂与肥皂的牌子上都印有自己的广告语,如“搓一搓,揉一揉,油渍干净不留痕”
,“清水出芙蓉,明黄去污渍”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脏衣服了”
。
还有香皂的“他说香才是真的香”
“洗洗更健康”
……
能借鉴的就借鉴,想不出的就自己创作。
在各种生动有趣的广告词以及醒目促销优惠标识的加持下,李伟的产品很快吸引了众多顾客的目光,尤其是那些曾经使用过李伟香皂的人,一眼就能认出来,想起以前需要排队才能买到,如今随手就买下了。
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虽然之前知道但舍不得买香皂,看到旁边价格更低的肥皂,也试着购买了一块。
在李伟的多重策略推动下,这种比皂角更为实用的香皂和肥皂迅速在京城里流行开来,渐渐成为了日常必需品。
第一天,肥皂卖出了300块,香皂则卖出了一百来块,与以往摆摊时的销量差不多。
当李伟听到汇报后,略显失望地叹了口气,这么多天的努力,结果还不如以前摆摊赚得多,还要给店铺分成,加上这么多人的工资,一天到头只剩下辛苦钱了。
然而,他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第二天肥皂的销量就开始攀升至500块,香皂虽然增长缓慢,但也多卖了几十块。
之后肥皂的销量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没过几天就突破了千块,且增长势头丝毫未减。
仅靠卖肥皂每天就有十几贯的收入,再加上香皂的销量也比摆摊时多了一些,如今他每天的净利润已达三十多贯,终于超过了过去摆摊时的收益,并且还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当然,这些天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店铺卖完货却不结算货款,还想继续赊账。
李伟并没有立刻断供,而是要求他们先支付三成货款,并且对于依然不愿意及时结款的店铺,每天逐步提高付款比例,直到必须现款现结,否则不再供货。
李伟的买卖日益兴隆时,那家被他供应货物的皇店却依旧门庭冷落。
起初还有零星顾客光顾,但随着周边店铺纷纷出售香皂,并且还提供了皇店所没有的肥皂,不仅价格更低,品质更优,人们便再也没兴趣踏入皇店一步。
许多潜在客户甚至直接被邻近的商家吸引走了,根本不会经过皇店。
吴奇最初并未在意,只以为是新品尚未推广开,日后自然会好转。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生意依然不见起色,吴奇终于意识到问题严重,急忙向店员询问缘由。
这些店员长期驻守店内,对外界的情况了如指掌,自然知道原委,便老实告知了吴奇。
听完之后,吴奇顿时目瞪口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