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9章 提前培养移民意识(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胸有成竹的耸了耸肩之后,曹爽不自觉提高了些许声音:"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

假若这些百姓们大明国内仅仅拥有几亩良田,每日省吃俭用也只能勉强糊口;反观若是去了海外,每人都能够分得几十亩田耕种,这种情况下,还会有人故土难离吗?"

在华夏这片土地上长大的祖祖辈辈,从来就不缺乏"

扩张进取"

的勇气和野心;他们缺的,只是一个合适的契机,以及一个无法拒绝的回报。

咕噜。

心情本是有些失落的朱元璋闻言顿时为之语塞,而老太监朴仁猛则是不自觉的吞咽了一口唾沫,眼中满是骇然。

他虽然因家境贫寒的缘故,自幼被阉割进宫谋生,但脑海中依然清楚记得儿时父母兄长因为家中曾拥有两亩薄田,而高兴满足的模样。

假若他家能够拥有几十亩薄田,他的父母便不会因为庄稼收成不好,无力负担朝廷的赋税,而被迫将他送入宫中谋生。

假若他家能够拥有几十亩薄田,那便是正儿八经的"

小地主"

了,就算庄稼收成不好,但也不至于食不果腹,无以为生了。

假若他家能够拥有几十亩薄田。。。

"

如此巨大的利益驱使下,非但不会有人故土难离,反而会有无数人趋之若鹜。。"

半晌,朱元璋尽量控制之下,但研究难掩激动的低吼声于正堂中响起。

没有人希望一辈子当个背朝黄土的庄稼汉。

假若随同藩王分封海外,真的能够获取如此丰厚的利益,所谓的"

故土难离"

只是一句笑话!

他格局又小了。

"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一个建议。"

"

藩王分封海外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小事,它需要朝廷数年,十数年,乃至于数十年日如一日的努力和积累,方才能够收获回报。"

在朱元璋情绪即将高涨至顶峰的时候,曹爽适时泼起了冷水,以免眼前这面红耳赤的"

刘三吾"

脑袋一热,真的屁颠屁颠的开始着手筹措诸王分封海外的事宜。

这里面涉及的细节何其冗杂,诸如具体的航海路线;这些"

移民"

刚刚抵达海外封地时的经济来源和食物来源;包括移民选拔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考虑。

"

先生所言甚是,咱有点激动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