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民间杂谈故事之引魂纹(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雨琪摸向后颈,指尖触到那片凸起的胎记。记忆突然翻涌:七岁那年在老房子后院,她看见穿红裙的女人站在槐树下,转身时露出半边腐烂的脸,而那棵槐树后来被现埋着日军的头盔。
父亲在书房里翻出本泛黄的《屏山志》,其中一页用红笔圈着:"
达德学校旧址,宋时为义庄,清光绪改建为学堂,日军占港时为刑场,民国三十七年迁址重建,原址埋骨三百余具,以六芒星阵镇压。"
"
当年校董会找过风水先生,"
父亲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光遮住眼神,"
整个学校的布局是个逆六芒星,喷水池是阵眼,每年中元节阴气最盛时,阵法就会松动。你太奶奶的魂被困在阵里,那些年出现的红衣女鬼,其实都是她在借阳身显形。。。"
雨琪想起昨夜在井底看见的幻象,太奶奶的红嫁衣上绣着密密麻麻的往生咒,每针都穿过日军的军票。父亲从保险柜里拿出个檀木盒,里面是太奶奶的银镯,内侧刻着"
魂归"
二字:"
1945年光复后,村民想迁葬,却现骸骨怎么都挖不完,后来就请了位龙虎山的道长布下镇压阵。"
"
但阵法在消耗她的魂力,"
雨琪摸着银镯上的凹痕,后颈的胎记火辣辣地疼,"
所以每隔三十年,她就要借穿红裙的女性显形,提醒后人破阵。"
父亲点头,眼里有泪光:"
你妈当年就是想破阵,结果被阵法反噬。。。"
三年后,达德学校旧址变成了屏山抗战纪念馆。杜雨琪站在新建的纪念碑前,看着太奶奶的名字刻在"
未知名遇难者"
名单里。玻璃展柜里陈列着那枚樱花勋章、半段红绳、还有她当年捡到的银镯。
纪念馆的建筑设计师是位日本老人,他在开幕式上哽咽着说:"
我的父亲曾是驻港日军,临终前让我把军刀埋在达德的土地下。他说,那里有太多放不下的魂灵。"
雨琪看着老人将刻着"
谢罪"
的木牌埋在纪念碑旁,突然明白,有些伤口需要阳光,有些魂灵需要被好好安葬。
中元节的夜晚,雨琪又回到纪念馆。月光穿过玻璃幕墙,在地面投下六芒星的光影。她看见太奶奶的身影站在展柜前,这次她穿着普通的蓝布衫,嘴角带着微笑。当她走近时,展柜里的红绳突然轻轻摆动,像是在跟她打招呼。
"
该放下了。"
雨琪轻声说。太奶奶的身影点点头,渐渐融入月光里。远处传来轻柔的铃声,像是无数银铃在风中摇曳,那是亡灵们终于踏上归途的声音
。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