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守护灵的圣杯是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1章 暗中相助(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李文远也连忙附和:“是啊,蔡姑娘心思缜密,救我们于危难,这份恩情,我二人没齿难忘。”

蔡敏姬微微侧身,避开大礼,轻声笑道:“二位不必如此多礼。金公子心怀大志,我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咱们共同的目标,是辅佐金公子成就大业,眼下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张志诚直起身子,看向蔡敏姬,眼中满是敬重:“蔡姑娘,你为金公子谋划至此,往后可有何打算?”

蔡敏姬目光望向窗外的夜色,神色平静却透着坚定:“我既认定了金公子,便会一直在幕后为他出谋划策。这世间对女子束缚太多,我虽不能像你们一样抛头露面,但也能以我的方式,为金公子铺就一条坦途。”

李文远握紧了拳头,语气激昂:“好!有蔡姑娘在,再加上我和志诚,定要助金公子在这浑浊的官场中闯出一片天地!”

在那座古韵悠悠的城池中,有一处不起眼的小院,便是金华羽与他的挚友们为梦想拼搏的据点。从三人表明一心辅佐金华羽的心意后,小院的生活便如齿轮般紧密转动起来。

白日里,阳光倾洒,张志诚身形魁梧,走路虎虎生风,率先推开小院门,转头对着屋内喊道:“金公子,文远,这天色正好,莫要辜负了出门的好时候!”

李文远紧随其后,他身形清瘦,眼神透着灵动,笑着附和:“是啊,今日约了城中几位饱学之士,可不能迟到。”

金华羽身着一袭素色长袍,温润如玉,从屋内稳步走出,点头道:“有劳二位,如此便出吧。”

一路上,三人谈论着当下的学风与文坛趣事。

到了约定的书斋,几位士子早已等候。众人一番寒暄后,围坐在一起。一位年长的士子捋着胡须,率先开口:“如今科举重策论,可这天下局势变幻莫测,不知各位对西北战事有何见解?”

金华羽刚要起身作答,张志诚却暗暗扯了下他的衣角,轻声道:“先听听他们怎么说,摸清风向。”

金华羽心领神会,微微点头。

另一位年轻士子激动地站起身:“依我看,应派大军强攻,一举荡平敌军!”

众人纷纷议论起来,李文远凑近金华羽,低声道:“这想法过于激进,西北地势复杂,贸然强攻怕是损失惨重。”

金华羽目光闪烁,思索着如何给出更周全的见解。

待众人讨论得差不多,金华羽才缓缓起身,言辞恳切:“诸位所言皆有道理,然西北战事,攻伐固然重要,但粮草补给与地形勘察同样关键。依我之见,可先稳扎稳打,派精锐斥候摸清敌军虚实与地形,再分兵多路,互为策应,徐徐推进。”

他的一番话条理清晰,赢得众人连连点头,也成功在士子间留下深刻印象,积攒了人脉。

夜幕低垂,繁星点点。乔装打扮成公子哥的蔡敏姬在蔡府别处宅屋内烛光摇曳,昏黄的光映在她专注的脸上。金华羽三人过来拜访,蔡敏姬起身相迎,微笑道:“今日出门可有收获?”

张志诚抢着说:“收获颇丰,结识了不少有识之士,不过也现了些科举风向的微妙变化。”

蔡敏姬示意众人坐下,然后铺开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时局分析。她指着纸上的内容,神色认真:“我今日也收集了些消息,如今朝堂上党派林立,科举考官背后各有势力。咱们既要展现才学,又不能卷入无谓的党派纷争。就拿今日的西北战事来说,稳健的策略虽好,但也要注意措辞,不能得罪主和派。”

她接着拿起另一张纸,上面是近期各位考官的喜好与言论记录:“比如这位礼部侍郎,他喜好经史子集的旁征博引,咱们准备策论时,不妨多引用经典,从古人智慧中寻得解决当下问题的思路。”

金华羽听得入神,不住点头:“蔡姑娘所言极是,是我之前考虑欠妥。”

然而,就在科举前夕,变故突生。城中突然传出金华羽抄袭他人文章的谣言,一时间流言蜚语漫天飞,不少原本与他交好的士子也开始疏远他。张志诚气得满脸通红,一拳砸在桌上:“这定是有人故意陷害!我这就去找出造谣之人!”

李文远则眉头紧锁:“当务之急是如何澄清此事,离科举没几日了,不能让这谣言影响到金公子的心境与前程。”

蔡敏姬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笃定:“莫要慌乱,我已让人去查谣言源头。咱们先在士子间散布金公子平日刻苦求学、才思敏捷的事迹,找几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为金公子背书。同时,准备好金公子这些年的习作,一旦有人质疑,便可拿出铁证。”

在蔡敏姬的谋划下,众人分头行动。张志诚四处奔波,寻找能为金华羽作证的人;李文远则整理习作,拜访城中有名望的大儒;金华羽虽心中焦虑,但仍强自镇定,继续专心备考。

几日后,蔡敏姬终于查明,谣言是一位嫉妒金华羽才华的落榜士子,受他人蛊惑所传。他们将证据呈交给官府,谣言不攻自破。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