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庐江上甲(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尚司朗胯下的呼雷豹有一个奇效,那就是它吼声如雷,寻常马匹听到后无一胆战心惊。
而且呼雷豹平时不会叫,它的颔下有一个肉瘤子,只要尚司朗抚摸这个肉瘤,呼雷豹才会大声叫唤。
而这种方式再配合呼雷豹吼声如雷,会吓得普通马匹胆战心惊,甚至掀翻主人的这个特点,尚司朗往往会出其不意的突然使用,打对面一个措手不及,凭借这匹宝马,尚司朗那也是屡建奇功。
而尚司朗在向着太史慈冲杀过来的时候,他还特意抚摸了呼雷豹颔下的肉瘤,这一瞬间便是再度大吼起来,而无论是吴国的骑兵还是南陈的骑兵,他们胯下的马匹纷纷心智迷乱,各个瘫在地上,将主人都掀翻在了地上。
太史慈眼见这一幕自然是大惊失色,不过幸好太史慈胯下的也是一匹良马,此马叫做玉兰白龙驹,通体上下,一色雪白,没有半根杂色,也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此马虽然不像呼雷豹这样有特殊的功效,但它也是性格爆裂,虽然面对呼雷豹如雷声般的吼叫也有些许不安,但倒也没有像别的马匹那样惊慌失措,甚至将主人掀翻在地。
太史慈轻轻抚摸着玉兰白龙驹的鬃毛,尽力安抚着他,眼见尚司朗已经快要到面前,他也大吼一声,挥舞手中狂歌戟,朝着尚司朗狠狠劈去。
尚司朗武艺高强,枪法精妙,而太史慈也是不遑多让,手中双戟左右开弓,攻守兼备,让人防不胜防。
只见尚司朗手中提炉枪挥舞,朝着太史慈的胸膛刺去,这一枪在空中舞出数个枪话,绚丽的同时也暗藏杀机。
而太史慈自然知晓面前之人乃是一位武艺高强的猛将,哪怕之前从来没有与他见过面,但警惕之心却也一点都不少。
只见太史慈同样也是奋勇当先,手中狂歌戟与尚司朗的提炉枪互相碰撞,声音震耳欲聋,而戟尖和枪刃也在不停地碰撞出连绵的火花!
这一幕自然被新德庆和陈武全都看到了,但此时此刻,作为各自一方主将的他们压根无暇顾及这些。
在此番涉及数万人的战场上,两员猛将的争斗实在是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不过战场上的士卒很明显是杀红眼了,兵器一但卷刃或者折断,他们就用牙齿,用手脚面对敌人。
一时之间,战场斗争愈演愈烈,这场大战的惨烈程度也过了之前无论任何一次吴国和南陈的战争。
尚司朗和太史慈两人也是打的不相上下,不过另一边的李进可就有些不一样了。
李进虽然也称得上一员猛将,但对上新永丰后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李进勉强支撑二三十回合后便落入了下风。
新永丰眼见有斩将的机会,那他更加不会放李进跑了,所以一直缠着李进,非要将他斩落马下不可。
李进眼见自己没机会逃走,他也只能咬着牙与新永丰交手,拼尽全力为自己寻觅一条活下来的通道。
不过双方武力之间的差距宛如一道鸿沟,在又战了十几回合后,新永丰终究是寻到了李进的一处破绽,铁方槊趁着李进旧力已退,新力未生时,直接狠狠砸在了李进身上。
新永丰本就是力大无穷的悍将,这一下便将李进砸飞数丈远,甚至将正在厮杀的两个骑兵都砸倒在地。
而此时的李进满身鲜血,俨然已经死了。
眼见这一幕,陈武咬了咬牙,心中对新永丰又多了几分忌惮。
当初太史慈被新文礼和新永丰夹攻,还是李进站出来力抗新永丰,将太史慈从被围攻的窘境当中救了出来。
不过那个时候,太史慈虽然以一敌二,但在生死处境当中,太史慈爆出了真真正正的能力,死死拖住了新文礼和新永丰。
正因如此,当时已经有些气力不支的新永丰对上了生力军的李进,这才显得两人打的旗鼓相当。
而现在在这纷乱的战场上,新永丰再度与李进交手,而这一次的结局可是截然相反,李进与新永丰鏖战了二三十回合,可以说全程都被压制,最终这位吴国悍将死在了新永丰手上。
李进很年轻,左右不过二十岁,当初他横空出世,救下了太史慈,在陈武等吴国大将面前露了脸,而陈武确实也很看好李进,毕竟李进这种青年才俊对于吴国也是十分重要的。
而在这场战事里,陈武特地让李进也率领一支骑兵,就是希望李进能够立下些功劳,等到凯旋回国后,陈武也可以在孙坚面前提一提李进,让他就此加官进爵。
结果让陈武没想到的是,李进再一次遭遇新永丰,居然是这样的结局。
新永丰在斩杀李进后,他冷冷的瞥了一眼远处正在督战的陈武,他倒是有心想要冲过去斩了陈武,但此时此刻吴国又有一支骑兵在一员校尉的带领下朝着他冲来,新永丰只能转头再度厮杀起来。
看着新永丰大杀四方的样子,陈武微眯双眼,对着身旁的董袭道:“元代,你领着庐江上甲出战,那新永丰武艺群,若是再让他如此大杀特杀下去,恐怕就要溃败了。”
庐江是吴国的一条大江,贯穿吴国大部分地区,而这所谓的卢江上甲那也是吴国的一支精锐大军,战斗力可能不及车下虎士或者是解烦军,但也相差不远了。
这支大军的兵源也不一般,吴国有一州之地,此地因为多山林,导致当地百姓以打渔狩猎为生,所以民风彪悍,敢于死斗。
正因如此,不安分的人也多,吴国初立时,当地便有很多啸聚山林,被称作豪贼或者渠帅。
而这所谓的庐江上甲的兵源大部分都来自于这些豪贼或者渠帅,至于这些人是从何而来,那当然是武力镇压后投降,而同时为了安抚这些桀骜不驯之人,孙坚在给这些庐江上甲最好的待遇同时,也让同样出身的陈武来统领这支大军,也算是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