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开局睡了徐妙锦,但家父朱元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80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第1480章

书房内,朱梓放下手中的狼毫笔,揉了揉眉心。桌案上摊开的是一张初步绘制的桂林府至临桂的道路规划草图,线条粗犷,却勾勒出了未来的骨架。

“水泥试制成功,粮价风波平定,以工代赈的民夫也已招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朱梓低声自语,手指在草图上轻轻划过。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王府外渐渐恢复生机的街道。阳光明媚,街上行人往来,虽然还远谈不上繁华,但比起他初到桂林时的萧条景象,已然有了天壤之别。尤其是那些刚刚开设的官营粮店门口,虽然依旧有人排队,但百姓脸上的焦虑已然被一种踏实和期待所取代。

“王爷。”

张启年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进来。”

朱梓转过身。

张启年快步走进书房,手里拿着几份文书:“王爷,水泥工坊那边送来了详细的试制报告,第一批水泥的各项指标都已达到甚至超过预期。工坊管事说,随时可以开始大规模生产。另外,以工代赈招募的民夫初步统计已有近三千人,都已登记造册,随时可以投入工程。”

朱梓接过报告,快速浏览了一遍,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好!效率很高!看来本王没有看错人。”

他将报告放在桌上,“既然如此,那桂林至临桂的水泥路,即刻动工!”

张启年精神一振:“是!下官这就去安排!工部那边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勘测,路线也已确定。只是。。。。。。”

他略微迟疑,“王爷,修路非同小可,尤其是用水泥这种新法子,耗费巨大。我们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路基开挖、平整,还有石料、沙子的采集运输。府库的钱粮虽然因查抄奸商有所补充,但支撑如此浩大的工程,恐怕。。。。。。”

朱梓摆了摆手,走到舆图前,目光坚定:“钱粮的问题,本王自有考量。查抄赵、李两家以及这次涉案粮商所得,足以支撑前期的开销。而且,我们不是还有矿山吗?”

他手指点在舆图上几处标记的位置,“尽快组织人手,探明储量,开始试采。矿产,将是我们未来最重要的财源之一。”

他又看向张启年:“至于石料和沙子,以工代赈的民夫正好可以用上。组织他们就近开采,既解决了材料问题,也让他们有活干,有饭吃。运输方面,可以动用府衙和卫队的部分车马,再向民间租用一部分,给予合理报酬。”

张启年听着朱梓条理清晰的安排,心中的担忧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兴奋:“王爷深谋远虑,下官佩服!如此一来,各项事宜便能同步推进了。”

朱梓点了点头:“修路是百年大计,必须抓紧,但也要保证质量。告诉负责工程的官员,用料要足,工艺要精,绝不允许偷工减料!本王要修的,是能让子孙后代都受益的通途大道!”

“下官明白!定会严令督促,绝不容许出任何纰漏!”

张启年郑重应道。

“嗯,”

朱梓话锋一转,“周全那边,可有新的消息?”

张启年神色微凝,从袖中取出一封信:“王爷,这是周护卫刚刚派人送回的密信。”

朱梓接过信,拆开仔细看了起来。信中,周全详细描述了他在黑岩峒遇到的困境。黑岩峒峒主黑石,不仅性格多疑,而且似乎受到峒内一位大祭司的影响,对汉人极为排斥,认为与外界过多接触会触怒山神,带来灾祸。周全数次尝试沟通,甚至提出用更优厚的条件交换石料木材,都被强硬拒绝,连峒寨的大门都未能进入。

“大祭司?山神?”

朱梓眉头皱起,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看来,问题比想象的要复杂。不是简单的利益问题,还牵扯到了信仰和传统。”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