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天唐锦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千七四章 疑兵之计(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随着安西军撤出恒罗斯,这座偌大的城池空无一人,陷入空寂……

*****

阿米尔骑在马上,不断敦促麾下部队加快度,恒罗斯城中只有数百唐军,他要尽快前往一战攻陷城池,以防止唐军自知不敌之后毁坏物资,作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通行之重镇,恒罗斯乃商贾停留之地,肯定物资丰富,这对于粮秣辎重极度欠缺的大食军队来说是极大的补充。

甚至有可能上一笔小财……

然而距离恒罗斯五十里的时候,前方斥候传回消息,镇守恒罗斯的唐军已经全部溃逃,临走之前将数座仓库焚毁,火光冲天、烟柱腾空,估计已经没什么东西留下。

阿米尔气得破口大骂,不是都说安西军骁勇善战、誓死不退么?

自己尚未赶到,一箭未放,怎地便望风而逃?

能够率领麾下部队征服大半个波斯,阿米尔自然不是无能之辈,其战略看似激进、实则并不鲁莽,之所以敢于提出不等大军集结完毕便主动出击、给予唐军迎头一击,皆在于对自己部队实力自信之上。

现在唐军不战而逃,留下一座空城给他,当然充满疑惑。

那可是恒罗斯城啊,丝绸之路的节点、河中地区的重镇!

“全军行至城外暂且驻扎,前锋进入城内,里里外外仔仔细细搜查一遍,不可疏忽懈怠!”

命令下达,三万大军放缓度,至恒罗斯城外暂歇,先锋两千余人则从大开的城门一拥而入,很快便将城内搜查一遍,并未现任何异常,如此,阿米尔才率领部军进驻恒罗斯城。

到了城内,部队一哄而散,脚快的抢到房舍入住,脚慢的只能在城内各处空旷地带搭建营帐,为数不多的粮秣辎重也运到城内严格看管,这些粮秣虽然不多,但也足够支撑到攻打碎叶城,届时无论胜败,都得返回可散城重新集结、整编。

阿米尔骑着马,在卫队簇拥之下自城内绕了一圈,逐渐放下心来。

唐军撤退的很是仓促,虽然实行了“坚壁清野”

的策略,整座城池空空荡荡什么都没留下,但是从唐军临走之际焚毁的辎重当中甚至现了不少丝绸、瓷器,这可是极其贵重的货殖,由此可知绝非事先安排,否则有足够时间将这些东西运走。

况且恒罗斯城虽然因为前次大战损毁严重,但城墙大体保存,只需稍作修补依然是一座易守难攻的要塞,唐人若非自知不敌、怯敌畏战,岂能将这样一座大城拱手相让?

没那个道理。

阿米尔推测,唐军的战略应该是收缩兵力、依靠威力强大的火器固守碎叶城。

若是如此,自己这边的战略便愈主动了。

有兵卒来报,说是城中公署已经打扫干净,请阿米尔入驻。

阿米尔略作思索予以拒绝,将自己帅帐搭建在公署门外的路旁,如此若有紧急突状况,可以迅沿着道路奔向各处城门。

小心驶得万年船……

当夜,一声声战鼓将阿米尔从睡梦之中警醒,一骨碌爬起,操起弯刀奔出帐外,见到入城的部队慌乱嘈杂全无秩序,顿时大怒:“生什么事?”

副将跑过来,疾声道:“斥候现有大队唐军骑兵靠近。”

阿米尔下令:“督战队巡视全城,若有不遵军纪扰乱军心者,格杀勿论!”

“是!”

“其余人随我登上城门,观察敌情!”

“是!”

数十人骑着马奔向东门,登上残破的城墙,只见东边夜色之下一片灯火辉煌,显然是敌军骑兵举着火把奔袭而来。

阿米尔顿时放下心,吩咐左右:“不必大惊小怪,敌军虽然来势汹汹,但既然举着火把,显然是担心夜黑行军之下出现不必要的伤亡,他们只是虚张声势,不会趁夜攻城!”

话是这么说,却也不敢掉以轻心,不仅继续派出斥候探听敌军动向,城墙上也留下足够人手了望,更是给所有部队传令,要枕戈待旦、严阵以待。

所幸一夜之间虽然风声鹤唳,但终究无事,天亮之时,唐军已经缓缓推却。

翌日,大食军队开始在城内大规模的扒房子,将所有建材用于临时修补城墙、城门。恒罗斯城虽然残破,但战略位置太过重要,完全可以用作对大唐作战的第一线指挥所。

劳累一日,兵卒们吃着限量供应的饭食,饥肠辘辘的进入梦乡。

到了半夜,又是一阵战鼓声声,所有人都从睡梦之中警醒……

阿米尔强打精神,虽然怀疑唐军实在实施“疲敌之计”

,却也不敢掉以轻心,万一自己这边稍一疏忽,唐军的“疲敌之计”

变成真的进攻呢?

他也是对唐人兵法有过粗略研究的,“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这可是唐人兵法之精髓,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不可不防。

(本章完)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